第五十四章《乡》

诗相 小满老豆 加书签

荣耀小说网【rongyaoxiaoshuo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诗相》最新章节。

农耕文明时代,生于斯,长于斯,建功于斯,终逝于斯,哪怕未能逝于斯,也得归送于斯,是这块土地上人民源远流长的故乡情节,这样的情节让大部分人形成了安土重迁的习性,落叶归根的传统随之应运而生,衣锦还乡则是这种文化下的最高形式。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,迁徙自由度逐渐提高,这种安守故土文化开始悄悄的转变,落地生根的模式逐步兴起,尽管背井离乡是一段艰辛的奋斗历程,能在他乡安居乐业,已经成为无数漂泊之人努力的目标。在落地生根的艰苦历程中,思念家乡及亲人是游子常有的心绪,古人们念及故乡,常常认为故乡的月亮都是圆的,谓之“月是故乡明”,现代人想念家乡的亲人时也会吟咏一句“他乡纵有当头月,不及家乡一盏灯”。

由于户籍制度的束缚和便于统治阶级管理的需要,古代的人们缺乏迁徙自由,在正常的年份里,能够自由迁徙之人多是商旅客和宦游人,普通人一般只有在政府主导的迁徙活动中,非正常的迁徙多是因为战乱或灾荒。近现代,社会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促使迁徙自由度提高,爷爷那辈,多数人的活动范围还局限于乡里,父母这辈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红利时代,可将足迹伸向全国各地,但是他们终将回到家乡,而吾辈则是努力漂泊在外致力于落地生根。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新生代多是在城市里长大成人和读书学习,已经不再是生于斯、长于斯的人生经历,俨然已淡化了故乡(一般称为老家)概念,可想而知的是他们终将缺乏建功于斯和终逝于斯的故乡情节,这样的一个过程,犹如百年前闯荡南洋的华人们,他们秉承强烈的祖国观念,并灌输给子女,然而传到孙子辈,视中国为祖国的观念将一去不复返。新生代的成长环境已缺乏家乡的氛围,更有甚者,随父母频繁迁徙之人,可能就更无家乡概念了,哪里惬意便是家乡,犹如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
故乡情感古来有之,这样的情感之所以深入人心,源于人们在成年前的成长经历中,在大脑里植入的生活场景几乎都是围绕着家乡而展开,故家乡能够深刻烙印在人们的大脑中,成年后漂泊在外体会到人生不容易后,便容易形成故乡情节。花好月圆之夜,漂泊在外的诗仙李白,举头望着明月,内心思乡情节滚滚而来,诗佛王维遇到故乡来人时,写到“君自故乡来,应知故乡事”,急切的问询故乡情况,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,遥想乡亲们,双倍思乡的情感涌上心头。打小便会学习思乡情节的诗词,李白和王维相继描写过思乡佳作,大诗人杜甫也曾说到“青春作伴好还乡”,可见对唐人来说,思乡及还乡是他们这般宦游人的常规操作。贺知章的《回乡偶书》,已作为启蒙诗般呈现在今人的眼前,几乎是所有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还乡佳作,另有宋之问的还乡佳作《渡汉江》,同样别有韵味,思乡名篇如李觏的《乡思》,它们皆是故乡情节中值得欣赏的诗词名篇。

《回乡偶书二首》

(唐)贺知章
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
离别家乡岁月多,近来人事半消磨。

惟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。

唐代诗人贺知章的《回乡偶书》有两首,第一首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,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”是自小便开始背诵的,也是表达乡情最为经典的诗句之一。从这四句诗可以看出,作者少年时期便离开家乡,直到老年才回归故里,家乡的口音不曾有变,但是已经是从黑发少年变成了白发老头,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询问从哪里来时,泛起心中的涟漪,感慨久离故土、世事沧桑变迁,遂即兴创作回乡诗。这两首诗所呈现的场景及心理感受,想必是很多常年在外人所能感悟到的,就以本人为例,几乎从中学时代开始,在家乡的时日越来越少,乃至出来社会在城里漂泊二十多年,每年春节回到家乡,年少者都是新面孔,连堂亲都有许多不认识,尽管没有儿童问询从哪里来,但是明显感觉自己与家乡的情感链接已趋向薄弱,致使每次回家犹如观光客般,其次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春风不改的惟有脑海里的家乡。

从诗题“偶书”可知,这两首诗是作者即兴随意写的抒情作品,既然是即兴之作,想必是儿童的“笑问”和门前的“镜湖旧波”激起了贺知章的情绪,内心的情感汹涌而至,在感觉来临之际,脍炙人口的诗句便水到渠成,成为作者不可多得的名篇。即兴之作往往比刻意而作时来的真实,也更容易创造经典名句,情绪不到,情感不至,为“赋新词强说愁”难以写出佳作,难以触动读者的共情之心。学生时代,写作是最为头疼的一件事,脑缺素材、心无情绪,总是需要反复搜索枯肠勉强拼凑几百字交差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从辩证角度去看,源于学生时期的厚积,无数次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,方可在日后写作时的薄发,方能在有需要时派上用场,诗人贺知章也应是如此,在情绪来时即兴创作出这篇佳作。

《回乡偶书》第一首是众所知周的诗篇,其第二首并不为人所熟悉,首句“离别家乡岁月多”与第一首的首句,想要表达的内容一致,是对其多年在异乡不同的表述,重复这个表述说明,作者在此两首偶书的感慨之情皆源于常年背井离乡。接下来顺势写到“近来人事半消磨”,透过贺知章履历可知,在年少离乡和老年荣归之间,长达半个世纪之多,然而人至暮年凄凉居多,尽管鬓毛哀的他是致仕荣归故里,在“人谁不顾老,老去有谁怜”的现实下,感慨时光易逝人事消磨,也是人之常情,毕竟老年人的悲哀只有身在其中方能领会。第三、四两句“惟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”则是笔墨荡开,诗人从人事变迁、世事沧桑转到自然之景的描写,尽管阔别家乡门前的镜湖几十年,而湖中的春天色彩却一如既往,通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,道出他内心物是人非的感触,凸显作者对昔日的人事变迁巨大的深度感慨。

在古代的官制体系下,厕身庙堂的大臣致仕后,多数会选择荣归故里或选择曾经任职的地方安享晚年,贺知章选择告老还乡,老态龙钟的贺知章,因儿童询问何处来泛起的内心涟漪,看着一成不变的门前湖景,想起自己鬓毛哀的样子,心中自是感慨无限,遂造就了这两首偶书,正所谓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”,偶然的成书诠释出作者朴实无华的自然感情,物是人非、沧桑变迁的人情在此诗中表现的即深刻又有内涵。北宋词人苏轼泛舟经过颍州时,想起和不遗余力奖掖自己的恩师欧阳修同游颍州西湖的场景,故地重游时恩师已逝去多年,不经感慨万分,悲叹人生无常,于是在词中写到“与余同是识翁人,惟有西湖波底月”,词中的“惟有西湖波底月”与贺知章“惟有门前镜湖水”具有相似性,同样借自然永恒之景,衬托他们涌上心头的物是人非之感慨。

传说秦汉时期,西楚霸王攻破咸阳城后说道,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锦夜行,谁知之者,后来演化为成语“衣锦还乡”,也即古人认为富贵后应高调回乡,荣耀乡里,光宗耀祖,并回馈养育自己的家乡。衣锦还乡也好,荣归故里也罢,哪怕是身不由己不能归乡,能跻身庙堂高位的人,多会为家乡经济发展施加影响力,今日最为显而易见的表现是为家乡争取大工程项目,或在大基建项目上关照乡里等。还乡应是一件开心的事情,诗人杜甫准备回乡时,硬是高歌一曲“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”,不过对于身无半寸功的人来说,还乡同时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,甚至只能偷偷摸摸的回,现实生活中,大部分人也是悄无声息的回家。唐代诗人宋之问即将回到家乡时,内心激动又担心,写下动情名篇《渡汉江》深刻描绘出回乡的矛盾心理,或许能引起那些想家而不好意思回或是不得回的人共鸣之情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天才一秒记住【荣耀小说网】地址:rongyaoxiaoshuo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温馨提示:按 Enter⤶ 返回目录,按 阅读上一页, 按 阅读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。
诗相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荣耀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满老豆的小说《诗相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满老豆并收藏《诗相》最新章节。
凡人修仙之仙界篇
凡人修仙之仙界篇

凡人修仙,风云再起时空穿梭,轮回逆转金仙太乙,大罗道祖三千大道,法则至尊《凡人修仙传》仙界篇,一个韩立叱咤仙界的故事,一个凡人小子修仙的不灭传说。特说明下,没有看过前传的书友,并不影响本书的阅读体验,但感兴趣的书友,也可以先去看看《凡人修仙传》,再来看本书哦。

忘语 连载 686万字

山海提灯
山海提灯

女人握着少年的手,手把手教他写出了“师”,于是少年有了姓。山海提灯,与皓月争辉!

跃千愁 连载 137万字

苟成圣人,仙官召我养马
苟成圣人,仙官召我养马

身为家丁的顾安年幼时意外打碎一坛灵花,在他惶恐不安时发现自己竟然夺取了十二年寿命!一条长生路就此在顾安眼前铺开!为了安稳修仙,顾安选择成为太玄门的杂役弟子,每日种植药草,以夺取药草的寿命进行修炼。通过寿命演化,他的基础功法不断演化,从基础法门推演成通天神通!纪元更替,斗转星移,人间沧海桑田。人间渐渐有了仙人的传说。被称为仙人的顾安耗费一半寿命,助修为跨越仙道极限,证得圣人之境,凌驾于天道之上。然而

任我笑 连载 211万字

薄雾[无限]
薄雾[无限]

【全文完结,出版相关信息请查看微博@风太大我听不懂】【请勿在前面的章节剧透,我看有读者要气炸了】超忆症,患上它的人能清楚记得人生中的每一个细节,大到世界转折,小到脑海中产生过的每一道想法。他们过目不忘、求知若渴,使得他们极易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天才。传说季雨时就是这样的天才。另外,传说他是个Gay,长得还很漂亮。他要去支援天穹七队的消息一经传出,就炸开了锅。谁都知道七队队长宋晴岚一身匪气,深度恐同。不

微风几许 连载 42万字

朕能走到对岸吗
朕能走到对岸吗

这世上从不缺骗子。有人假冒富商,有人假冒才子,有人假冒乞丐。却鲜有人假冒天子。许昌有个曹操迎回的汉献帝,冀州同样有个和汉献帝长得一模一样的刘协。袁绍昭告天下,他冀州的天子是真的,许昌的天子是曹操找人冒充的。一开始,刘协答应假冒那和他同名同姓同模样的天子,只是为了在这乱世混口吃的。后来渐渐掏空了袁绍的大本营之后,他觉得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不应该只为了一口吃的。官渡之战前夕,刘协端坐冀州皇位之上,俯视下

爱吃麻辣猪蹄 连载 134万字

[其他] 网游之少林德鲁伊 绝对猪
[其他] 银色终焉 每天都有梦
[其他] 重生之校园风流 今生为爱狂
[其他] 乐在首尔 萌萌的小珑包
[其他] 宦海沉浮 舍人
[其他] 赤与蓝的初始 西行寺夕夜
[其他] 文娱高手 风物无情
[其他] 胡俊的世界 八雲朱里
[其他] 真综漫无双 水果布丁G
[其他] 逆天武仙 码字的鱼
[其他] 邪恶使徒 木乃衣
[其他] 重生赛罗奥特曼 发个黑色如风
[其他] 异能古董商 元宝
[其他] 韩娱之国民导演 去年曾见
[其他] 韩娱之透视未来 听装酱油
[其他] 血腥科技有限公司 菜鸟也追求
[其他] 大唐逐鹿风云 玉爪俊
[其他] 加强版火影 小蛇丸子汤
[其他] 重生之娱乐大宗师 小二一只
[其他] (ABO)阳澄湖帝王 superpanda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荣耀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

Copyright © 2025 荣耀小说网

本页面更新于2024-09-30 23:00:11